這本書值得推薦給熱愛哲學的網友,這放在我過期的網誌已久{自從無名改版後,我就沒辦法回去舊網誌寫心情了,唉}如果你愛看書,又不怕悶,也可找來讀讀。


2006.9.23哲學的慰藉,可能是我看過艾倫狄波頓的書的系列中,

我比較喜愛的,從「愛上身分地位」、「我談的那場戀愛」、「追憶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等大作,

其實都有某種程度的悶。花時間去看悶不可耐的書籍,

我以為看蠟筆小新也許是更好的選擇,至少不要耗費精神去思考人生,卻可以從小新低級的笑點獲取一部分的滿足。

既然如此?我幹麻讀「哲學的慰藉」。

這就要說到我這幾天,憂鬱的心情。會思考的人類,很麻煩,因為會想很多,而其中很有可能有一大部分都是不必要的。

而處於秋天這種容易悲春吟秋的季情緒低潮中,我必須想法子處理,體會,感受我的壞情緒然後要想辦法排解。

請遵照聖嚴法師名言錄:面對他、接受他、放下他。

我在圖書館看到了「哲學的慰藉」,書皮有提供藥單,

藥單有舒緩不受歡迎的憂鬱─蘇格拉底

舒緩缺錢的憂鬱─伊比鳩魯

舒緩你被看不起的憂鬱─蒙田

舒緩你失戀的憂鬱─叔本華

舒緩受挫─塞內

卡住時的慰藉─尼采。

我看了看,我的憂鬱應該需要塞內卡來解決,

但是既然借了書沒必要只看那一章,索性全部看完,有備無患。

假使有哪個流年,導致我缺錢;被討厭、又失戀、又困頓﹝聽起來很慘,神阿,請你不要讓他發生,我會盡量當個好人﹞

那麼至少有讀過這本書了。

蘇格拉底─不受歡迎的慰藉在閱讀的過程,我難免想摘錄幾段話,

「為了避免遭受質疑和不受歡迎,每個社會都存在著一個人應該相信什麼,不應該相信什麼,行為舉止該如何的想法,這些社會規範中,有些明確的陳述在法規中,有些則直接的涵蓋於倫理學的龐大體系,和被稱為『常理』的眾多實際判斷中。....常理之所以不被質疑,是人們清楚地認定其判斷如此合理,不可能成為被審視的對象。」by p013

我想起了朋友給的網址,那麼夢想30,侯文詠說,不想過著跟團的生活,不過跟團生活不正是常人所遵循的方式,很少人可以學侯文詠掙脫這束縛,多數狂野者,恐怕落到蘇格拉底的下場,飽受批判吧。

我衡量我,我的個性向來在意他人對我的評價,隨心所欲難,當然,恐怕不只我,生存在這個社會架構下的我們,多數總是遵循大眾的目光而走。

既然如此,總不能讓自己太異類才行。

只是盲目的遷就眾人,就不曉得,「自我」兩字的意涵為何,我們只是活在他人的目光下罷了。

此外,讓我更佩服的是蘇格拉底提供新的思考,我想起了我大學時代的導師,撇除他曾經被我視為打分數十分不客觀以外,

他所教授的語言邏輯卻對我產生很大的影響,如何精準的說出完善的話,如何避免語言上的歧異,如何思辯如何推論,雖然現在說話時,依舊難免冒失,卻盡可能的避免一些語言的誤解。

那麼書中又傳遞哪些值得讓人敬佩的智慧呢?

首先哲學家幫助我們釐清一個觀念,其他人的想法也可能是錯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思考是,讓我們自己決定何者是對的。

書中有個有趣的說法是,我們無需經過多年的正式教育和悠閒生活,任何一個好奇且心智正常的人,若想評價一個被視為常理的信念,只要站在街頭,與朋友對談,運用蘇格拉底的方法,

就能在半個小時內得出一兩個基礎遭到瓦解的信念。

那麼什麼是蘇格拉底的方法呢?書中引用的是 蘇格拉底與拉黑斯將軍討論何謂勇氣。

重述書中的語彙,會顯得我的抄襲本領高明。

那麼我試著用我理解的方式表達,這樣的論述法。

日前,我跟老闆討論到成功人士,這幾個定義,他提出的想法是,想要成功,一定要每天工作超過十幾個小時。

這樣子,才會賺很多錢。

同樣的,我想起我大學時代另外一位教授,他曾經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大致是兩個很愛音樂的小朋友,在人生的道途中,因為選擇上的誤差,所以一個後來變成了管弦樂的指揮家,另外一位成為喪葬隊吹喇叭的。

這兩件事大致上,都有個特徵,我們潛意識裡對成功下了一些定義,

定義一,要有錢定義二,要有身分地位

然而仔細的推敲回去,卻會發現這個成功定義,其實值得懷疑。

思考一、有錢就是成功?思考二、擁有身分地位就是成功?

我的老闆他的成功定義不太能說服我的是,是我以為工作超過10多個小時造就成功,常常也意味著犧牲其他可能性。

這種超時的成功,常常會讓身體出現警訊,常常會捨棄家庭,也許賺了很多錢,但假使沒有社會目標,將會發現再多的錢也無法滿足心靈的空虛。

換句話說,這樣的成功是必須被修正的。

那麼,怎樣的成功才是成功呢?我記得侯文詠有下個定義,但我忘了。

我以為成功不一定是建立在財富滿足這個定義,而是必須包含各方面健全得條件才可以,必須擁有健全的身體,完善的家庭,開朗的身心,自由,有錢、快樂。

然則下了這個定義,以會出現一些麻煩,就是以這條件去檢視普遍人類,將會發現成功人士可能歸零。

上帝很公平,鮮少創造出十全十美的人生。

那麼這個成功定義,還在修正,我修正為視個人期望目標為何,滿足內心期待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種成功。

換句話說,我上司的成功是成功,但是那是對他而言,不是對我,我的成功定義是固然賺錢很好,但能享受生命的美好會更好。


以下摘自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56730

  • 內容簡介

      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頓的哲學心靈良方,六個哲學家的智慧解決六種人生問題!

      哲學家的論證若無法有效治療人類的苦難,這樣的論證是沒有價值的。若是無法解除身體上的疾病,醫學可謂毫無助益;同樣地,若是無法去除心靈的苦難,哲學亦是毫無用處。─伊比鳩魯

      如果你不受眾人歡迎,該怎麼辦?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金錢享受多采多姿的物質生活,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

      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了解現實人生的苦難,深深體會到這些苦難引起的傷痛;他認為哲學不應只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遊戲,而是幫助人們解決心靈傷痛的良方。因此,他回到偉大哲學家身上,探索這些哲學家的智慧,為我們提供舒緩現實生活鬱悶的慰藉。

      針對六個不同的人生問題──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認為有缺陷、心碎、困頓──狄波頓分別向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卡、蒙田、叔本華、尼采這六位哲學家取經,希望這些哲學家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學說能夠在我們飽受痛苦時,舒緩我們的症狀,甚至根治我們的問題。

      讓哲學成為你的心靈導師,為你點亮一盞明燈。

     

    詳細資料

    • ISBN:9576076226
    • 叢書系列:哲學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arrow
arrow

    vivis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