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甚麼行程,又想出門,淡水真是好地方。

每次的淡水行程,一定要安排一支冰淇淋。

其實我對土耳其冰淇淋沒有特別偏好,但對女兒來說,這支冰淇淋是老師帶她們特地來吃的。
在記憶中,這支冰淇淋特別好吃。

我很不愛那種買個冰淇淋,還要被戲耍的感覺,只能說我年紀到了
女兒倒是對於拿冰淇淋吃的過程覺得新鮮有趣。
吃了一口,口感我很不習慣,黏度很高,不是那種放入嘴巴就要化掉的冰。

 
嘗過甜頭後,照舊搭乘渡輪到八里,
悠遊卡很方便,刷一下就從陸地來到了渡輪上。

每次來八里,套裝行程就是騎腳踏車。
很沒創意,但依舊很有趣。
雖然做的是一樣的事情,
可是娃兒的年紀都不一樣了,
在一樣之間感受不一樣。

下船之後,已經有人拿傳單推廣騎腳踏車了,不過傳單上面都不寫明價格。
我喜歡換來換去,問了幾家,價格是第一個小時是380元,第二個小時一樣。
但還沒下手離手,帶著斗笠的店家已經跟隔壁店家吵起來了。
互說對方的又貴又不好騎。
這一幕跟當年經歷碧砂漁港很像。
船大不爭海,同行非敵國,
這句話在這邊不適用。

後來先生跑去每次來固定租的店家,價格一樣是第一個小時400元,第二個小時600元。

租借完成後,就開始兜風囉。
騎著熟悉的道路,場景卻略有變化,

買了一家香腸啃啃,搭配美麗的風情,剛烤好的香腸三兩下就解決了。

這天不熱,八里的騎車步道還有沙雕可欣賞

騎著騎著,路變的艱難。不知道甚麼工程,我們被迫騎到大馬路上,
好在其他車輛看到我們自動迴避。

這回想往更遠的地方探險,去年老師帶著一群孩子來到八里13行博物館讓女兒念念不忘。
這回女兒提議要來這邊。


來淡水這麼多次,第一次來到這個博物館。

13行博物館的建築很有特色,上網站查得知

博物館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設計理念發想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臺。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為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以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而成。

全館凹立於地下一點五米,觀眾入館前,經歷一段向上後再緩緩往下斜伸的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

 本館建築最吸引人之處是「鯨背沙丘瞭望臺」與傾斜不正的「考古八角塔」。鯨背沙丘瞭望臺象徵海中的鯨背與十三行人當時生存的沙丘,可以從館外地面拾階而上,觀賞夕照、淡水河海與觀音山之美景。傾斜不正的考古八角塔則象徵毀壞的遺跡與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

 博物館建築2002年榮獲「臺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獲「遠東建築傑出設計獎」,2014年獲「國家建築獎」金獎之文化教育及公共建築類金獅獎,值得細細探索。
本段文字摘自13行博物館的介紹

 

 


這個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
先生向來對啥麼館都很無感,他今天的重頭戲是要來這邊吃烤雞。

我倒是很期待來到這個博物館,我看女兒一臉期盼,這裡應該是親子旅遊的天堂
將腳踏車停好後,我們到博物館裡頭租進鎖,出示身分證就可以出借了。

車子停放好後,緩緩往下坡走,就像是探險一般

整體的建築本身有值得停留欣賞

原來新北市的居民可以免費參觀,13行博物館購票需知

 

全票免費
80元

(1)新北市之市民

(2)65歲以上年長者(限本國籍)

(3)未滿12歲之孩童

(4)國內各級學校之學生

(5)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

(6)55歲以上之原住民

(7)持有低收入戶證明

(8)持有志願服務榮譽卡之志工

(9)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之會員

進來之後,女兒熟門熟路的帶著我們來到互動遊戲區

一樓就有不少親子互動遊戲可以玩了,然則先生是走馬觀花高手
這些東西他沒啥興趣,很快的我們就往前走。

一樓的3d繪圖,往前走,是不是來一場海洋探險。


查詢13行博物館的資訊,得知這是360度3D幻視海底隧道,
透過魚群互動數位展示、水下考古學家工作室,以及虛擬實境,認識水下考古的內容。
http://www.sshm.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4539301206394658&sid=0G245608369118167422


原來13行博物館是這樣被發現的


必須說13行博物館的整體建築處處有驚喜,完全打破常規建築的框架。

我們一層一層的往上爬

二樓地區有兒童考古體驗室、「八里時光機」常設展及第二特展走廊。



兩個孩子很認真的研究起來。

對女兒來說,這裡的考古體驗室好有趣。

走馬觀花的逛這邊應該也要花上30分鐘才逛的完

那如果認真逛,那就不只了,半天待著可以學到不少知識
  
我們來到這一區,忍不住聯想到博物館驚魂夜,夜晚這些雕像不知道會不會復活呢?
  

這邊真的很適合帶孩子來,尤其是
「八里時光機」常設展:濃縮展示八里地區的文化及地理特徵,引入多項數位科技做為展示介面。如導電油墨感應技術,只需簡單的肢體碰觸,就能讓地圖中臺北港北堤濕地及挖子尾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豐富的生態資源瞬間活了起來;戴上VR虛擬實境眼鏡,走入舊照片,重現淡水河航運的榮景;或是透過AR擴增實境視訊直播,與十三行史前聚落的動物們互動。網摘http://www.sshm.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44539301206394658&sid=0G245608369118167422

我們戴上實境眼境互動好一陣子,每一區都有不同的規劃,
這邊拿起虛擬實境眼境戴一下,等等則是換個空間坐著欣賞八里地區的紀錄片
皆著往上走到最高層樓的時光空橋

13行博物館資訊介紹:博物館四樓

 

 

 

時光空橋:博物館4樓的透明時光空橋,高達18米、長達15米,從4樓可俯瞰1樓的考古探坑位於頂樓的透明空橋之所以取名「時光空橋」,是讓觀眾從現在的十三行遺址開始,隨著腳步移動往下觀看距今1800至500年前的十三行遺址考古探坑,空橋盡頭,正對觀音山的清水混凝土牆,直指6500至4500年前的國定大坌坑遺址,深具歷史意義,空橋的獨特設計,呈現時間的流動與深邃。

來到這,在慢慢腳樓梯下去,竟然有腳底癢癢的感覺

這個樓梯的場景,不知道我聯想到幾本繪本某一個故事的畫面



推開門被後,會是甚麼呢?



離開13行博物館,與石階上的3d圖合影

   


從13行博物館出來,天色漸漸暗了。
肚子彷彿也發出的飢餓的聲響,是該往先生期盼的烤雞行程了。

<a href="http://photo.pchome.com.tw/710523/153905085390"><br /><br /><img border="0" src="http://link.photo.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TnlRR0thVXZXUDA2L1V1OWJCV0RkdEVHaFU1M2V1djNweGdjejRRdWlQOD0iOw==.jpg" /></a><a href="http://photo.pchome.com.tw/710523/153905080122"> <br /><br /></a>
<p><iframe frameborder="0" height="500" scrolling="no" src="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age.php?href=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hotfresh23%2F&amp;tabs=timeline&amp;width=340&amp;height=500&amp;small_header=false&amp;adapt_container_width=true&amp;hide_cover=false&amp;show_facepile=true&amp;appId" style="border: none; overflow: hidden;" width="340"></iframe></p>
<p>&nbsp;</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vis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