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蔣勳
- 出版社:聯合文學
- 出社會候,發現一個難題,生活之中,再也不會有導師指引方針。
好在,在閱讀的世界裡,只要有心,翻開書本的同時,就能找尋珠璣錦囊
啟迪我們的思想。
雖說是這樣,擁有好的藥方的好的書籍,卻不多。
不過讀完蔣勳這本,我想應該是可以推薦同樣喜歡閱讀的朋友。
*************************************************************
當生命的困惑太多,就要透過閱讀找尋釋放壞情緒的窗口,
然後我找到這一本生活十講。
雖然這本書出版日期是2009年,事實上卻是收錄他這十年來的演講,
集節而成的文章。
文章從新價值談起,談官學,談信仰,談倫理,談文學,談創造力,
談愛與情,也談情與欲。
蔣勳的十年,整理出的十講。
談了不少當年的事件現象,當時的混亂。
可10年過去了,在嶄新的世界,他的見解還是適用於今天。
第一章談新價值,章節開頭談到1998年的王水事件。
只是打上王水事件,卻馬上可以聯想到當年沸騰延燒好一陣子的駭人故事。
故事是駭人的,可是蔣勳告訴我們,那些令人錯愕的行為,是一個「果」
而真正要探究的,則是行成這個「果」的「因」。
細細探討下來,會發現很多書本上的知識,無法幫助我們擁有處理事情的智慧。
所以讓人錯愕的社會事件,讓自己迷惑的人生困局一直不斷的在生命中上演。
那麼遇到困惑時,該怎麼做呢?
他說,可以從文學中尋找人生的解答。
青澀的國中歲月,隱藏的苦悶與哀傷,讓他窩在書店裡讀文學,
在文學中試圖消去各種苦悶。
可因為這樣,功課被耽誤了,考試糟了,他被家人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在那個可能變壞的當下,因為文學,讓他理解,也讓他得到人生的解答。
然後,時間過去了。當時候一起唸書的好孩子們,考上最好的高中,
最好的大學,有些還喝過洋墨水。
可是在面對感情,或者是面對婚姻,卻少了面對的辦法。
對於人生與真正的自我,他們始終沒機會碰觸,因為考試不會考。
在新價值這篇批判的是台灣的教育制度,算一算,當時發表這篇感想
也應該離現今有好幾年了吧。
可裡頭的內容竟然還是很符合當今現況。
是說,蔣勳的書太具前瞻性,還是台灣太沒進步了,
過去10多年,書中討論的問題,好像在現今還是看的到。
而對我來說,最深刻的篇章是探討情與愛。
在185頁裡頭,有幾句話讓我心有戚戚焉的。
他說他常想一個問題,就是婚姻可不可能繼續保有愛的持續性?
因為他看到一些朋友原本很愛看書、很上進、很在意自己的形象,
結了婚卻開始發胖....。
他不曉得該用什麼字去形容,他覺得婚姻好像讓兩個人自我放棄了。
在蔣勳的觀點裡,如果一個人開始每天睡上12小時,不上進、不讀書、
然後發胖,不在意自己的衣著時,就是不愛對方了。
因為你已經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吸引對方,不怕對方覺得你是不好的。
這句話對已婚人士我來說,還真是萬般感慨呀。
除了愛情的剖析,蔣勳這本書其實也談到情與欲。
我想如果對他的篇章有興趣,就去圖書館找來看吧。
也許你看了也會屬於你的共鳴。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