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賣雞排! 郭董酸、阿基師反力挺


博士生賣雞排! 郭董酸、阿基師反力挺

一向溫和的阿基師怎麼會槓上郭董?

因為日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看到新聞報導有感而發,

有能力念博士的高材生,去賣雞排,根本是政府投資資源的浪費,郭董的這一番言論,可讓當廚師46年的阿基師,很有意見。鴻海董事長 郭台銘:「炸豬排不需要念博士,這是一個投資資源的浪費,

所以要課徵人才資源培育浪費罪。」

郭董針對博士賣雞排是政府投資資源浪費,不過郭董獨到的見解,

卻讓阿基師很有意見,

阿基師:「我的看法就不一樣,你以為炸雞排炸熟了就可以吃嗎?他真的是有博士水平在裡頭,你外表怎麼炸的酥香脆,裡面肉的水份是開胃。」阿基師從小當學徒沒念甚麼書,當然是人生中的ㄧ大遺憾,

但念這麼多書還來創業賣雞排,這名博士生被酸,但阿基師則是豎起大拇指,

反而肯定他的作為,阿基師:「什麼叫浪費社會資源,我們尊重就好,

反正他現在講什麼話都是聖旨,我是支持這個博士生的,他對他家庭負責,

不然你要他怎麼辦,他要養家餬口,搞不好給他一段時間,給他自己沈潛思考一下,

他的博士雞排一出來就是全台灣第一的,比你任何電子商品還要好。」阿基師說,郭董當大老板習慣了,可能不是太明白現代失業率高的大環境是甚麼樣,

行行出狀元,若是高學歷找不到工作也是白搭,也鼓勵年輕人堅持自己的理想,

把讀書的精神跟所學運用在工作上,也能作出一番天地。


很少對一個新聞那麼有想法,

如果有,大概是他讓台灣首富跟料理界的國寶都會這件事情發表高見。

讓我也忍不住發表我的低見。


第一次聽到郭董的批判,第一個想法是不夠寬容。

第二個想法是覺得很可笑,如果台灣的產業結構與教育制度沒有改好,

{算了,往往是越來越不理想}

如果未來錄取率不斷飆高,未來假設百分之80的人都拿到博碩士的文憑。

那麼各行各業充斥各式各樣的高材生又有何稀奇。


也許未來有百分之60的清潔工都是大學學位,

{印象中有看過一篇報導就是德國的清潔工知識水平也很高,月薪七萬來著。}

當台灣的教育改成20年國教,說不定每個都是博士生。


也許台灣未來百分之50的藍領階級都是博士生。

教育再繼續改革下去,屆時,台灣根本沒有國中、高中的學歷。

多好啊,人人的學歷都一級棒。

只是屆時出來找工作,就讓雇主傷腦筋了。

手上拿的履歷表,說不定一大堆都是博碩士的學歷。


    對我來說,郭董那句浪費社會資源實在是言重了。

又不是躲在家裡,好吃懶作,吃爸媽的棺材本,{認真找工作找不到的不在此類。}

也不是作奸犯科做壞事的人類。

何來浪費資源之說呢?


當然,批評郭董也不夠寬容,他的想法明明是一般人都會有的。

年輕人也許能跳脫世俗,讚賞博士生的人生抉擇,

可是捫心自問,

誰願意自己的孩子一路念第一學府,結婚生子以後,人生卻大逆轉

放棄教鞭後,卻是站在40度的高溫油鍋前,大聲嚷嚷,賣著毛利微薄的雞排?


如果是你,你願意嗎?

如果是我,我可以平生靜氣的接受我的孩子讀完所謂人人稱羨的學校後,

做這個世界上被世俗定論為最低階的工作嗎?


說實話,我也不能肯定。

爸媽在怎麼開明,可是他人的眼光,三姑六婆的耳語。

那些議論紛紛的神情,都足以動搖達成夢想的決心

{這算是魔考嗎?考驗想完成夢想的人是不是真的有資格做這事。}



試想假使有一天,博士在炸雞排的當下,一個阿婆跑過來說,

你老北飼養你那麼大漢,你來賣雞排,實在很不孝!

{這種自以為是的人類,我想多數人都會遇到吧。}

那時候,博士會不會懊惱自己的人生選擇呢?


我希望未來如果博士面對他人的冷言冷語,

可以拿出無比堅強的意志力來面對。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未來不管做甚麼工作,不管是社會地位高的工作也好,

或者是人人心疼的工作也罷,

都可以認真負責的做好,都可以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快樂的生活著。

體驗工作的真諦,不要讓爸媽擔心這樣子就好了。


其餘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放手也許更幸福。


寫到這篇,想起證嚴法師的一個故事,大概是這樣:

有兩個婦人向法師傾吐孩子的狀況,

第一個婦人說,

法師,怎麼辦,我的孩子已經很認真念書了,可是學校的功課就是掌握不來,

老是沒辦法擠進前三名,我該怎麼辦。

法師回答她說:乖就好。

另外一個婦人又說,法師我的孩子更糟,連書都不愛念,我該怎麼辦。

法師說:有就好。


我不曉得大家讀完是怎麼的想法,我現在當媽了,倒是很了解那感受。

我相信當媽的人,最懷胎十月,最大的祈求就是孩子平安健康的出生。

可是等孩子越來越大了,進入校園開始要考試以後,對孩子的要求

也越來越多,最初那個平安健康的念頭,便轉變成成為人中之龍,人中之鳳了。


不曉得博士的老媽,有沒有懊惱孩子的選擇。

可是想一下,懷胎十月對孩子最初的盼望,也許就能釋懷了。


雖然這麼說,但多少人可以掙脫世俗的眼光,走出自己的路呢?

學生時代,社會學教授講過一個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

大意是說,兩個孩子都有非常高的音樂天分,可是兩個孩子都不是有錢的孩子,

他們如果要堅持夢想,就必須花更多的心力去練習才行。

可是兩個孩子對於音樂的努力大不相同。

多年以後,其中一個已經變成國際知名的指揮家,

另外一個卻只能在鄉間禮儀隊吹嗩吶。

這個故事,大意是要我們好好努力。

可是不曉得為什麼,聽完這個故事,我卻一直想著一個問題,

有沒有可能在鄉間吹嗩吶的,過得比在國際揚名的指揮家還快樂呢?


大學教育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追求人人欽羨的社會地位。

可是進入社會,結婚生子,我覺得快樂遠比社會地位重要。


可惜,因為人類是群體動物,所以一個人的快樂往往是被群眾給左右著。

即便自己滿意所選的生活,一旦升起分別心,快樂也變得不快樂了。


不管如何,祝福博士雞排,創業路上冷眼旁觀的人很多,

如果想成功,還得努力專研更多讓雞排更好吃,讓客人更多的方法才行。

也許那天,博士雞排全台都吃得到時,訪問郭董他就會有不樣的說法了。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影劇八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visay 的頭像
    vivisay

    木子米米食遊記

    vivis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