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目標:
1.讓孩子可以匍伏前進一公尺
2.專注陪孩子玩玩具可以超過三分鐘
3.加強物理概念,會把藏在布後面的玩具找出來,寫下練習次數
---------------------------------------------------
要筆記把孩子每個時間做的量清楚記錄下來
早上起床時,我原先想跟陳老師商量,改成一個月一次。
貪眠的我,每半個月要六點多起床,揹著孩子到台大,總是有些意興闌珊。
不過今天整個課程上完後,我想還是維持兩個禮拜一次。
我不是勤勞的媽媽,沒有固定上課的壓力,不會盡責督促自己。
我女兒認知,在我看來進步的好緩好緩,雖然大動作一點一滴在累積進步的能量。
勉強可以爬一步,這兩個禮拜,也可以抓著沙發站立。
不過距離一歲小孩的標準,老師說還是停在六七個月那邊。
唉,上課是很殘酷的,透過一些測試,孩子是哪個階段頓所無形。
原先我總覺得孩子接下來應該有機會自己慢慢把該學得東西學起來,
目前看來是我想太多了,除了吃飯睡覺洗澡煮飯這些瑣事之外,
就是要把時間撥給孩子,學習了。
一大早來教室時,已經兩個護理學生等著陪孩子復健
說是復健,其實也是玩耍,每隔兩三分鐘,就換下個主題,今天也try了好幾個遊戲。
畫圖是測驗孩子的模仿能力,不過孩子來到畫筆直覺反應是塞嘴巴。
其他玩具倒是比過去拿的頻率與意願多。
也比兩周前,更會做拔樁的動作,
只是理解力上,就是要再加強,聽得懂指令,拿跟給,
不能做的事,要跟孩子說不可以。
翻書,加強孩子對一些物體的認知。
現在成為復健的一員,我才知道慢飛天使的爸媽們應該都很難熬,
只是沒時間讓你沮喪,把握黃金時間學習比較實在。
其實老師這幾次的教授重點還是相同,不過難在父母怎麼去實踐這些